绍兴代写商业计划BP书 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
(4)多年智能制造运用和成熟的大数据技术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经过多年的智能制造实践,公司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技术研究上都有相当重要的积累和沉淀,而且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成功应用和成熟的解决方案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自主保障程度较低,高端特钢国产化迫在眉睫
高温/耐蚀合金、高强钢/超高强钢、高端工模具钢、特种不锈钢即“三高一3特”产品因其具有高强度、耐热性和耐用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汽车制造等高、精、尖领域。由于我国特钢企业对高端特殊钢材料的研发制造起步较晚,高端材料创新能力较弱,故导致我国国产钢材在其下游高端应用领域的自主保障程度较低。特钢材料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材料,积极提升对特钢材料的自主研发力度并加快其国产化进程将愈发关键,这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总体水平和提高中国制造化解外部掣肘因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先后出台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提到大力支持高端特钢研发、制造的产业政策,以缩小国产“三高一特”产品与国际领先企业在质量、技术、稳定性和成材率等方面的差距,推动特钢企业加快高端特钢自主研发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有效解决制约生产及技术开发的卡脖子问题,提高高端特钢自给率。
(二)积极发展优质产能,焦化行业亟需转型升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印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捣固焦炉炭化室高度低于5.5米的焦化项目为限制类项目。2019年11月,我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工信部等部委及地方政府联合印发的《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积极落实焦化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炉龄较长、炉况较差的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压减工作”。另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继续使用4.3米捣固焦炉会对企业的环保评级产生不利影响。为满足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焦化企业亟需升级焦炉设备及配套环保设施、积极发展优质产能,从而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持续提升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另外,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印发的《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5年焦化废水产生量减少3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产生量分别减少20%;优化固体废弃物处理工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源率提高10%以上”。上述发展目标的积极推动与实现也对焦化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显著提升降本增效水平,资源综合利用势在必行
钢铁企业的副产煤气是重要的二次能源。钢铁企业积极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余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以高效型、节约型、清洁型、可循环型的方式生产出电力,从而显著降低企业外购用电成本,同时有效减少煤气放散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开展二次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2010年5月,工信部印发的《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家鼓励高炉煤气联合发电的技术。201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对工业的废气及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技术提出了多项“三废”综合利用技术。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加快低品位余热发电、小型燃气轮机……、土壤修复治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完善煤矸石、余热余压、垃圾和沼气等发电上网政策”。《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19年修订版)》将低热值富余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列为重大技术装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列为鼓励项。在当前阶段,钢铁企业亟需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展现企业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在推进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四)环保考验愈发严格,高质量发展铺设行业必由之路
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行动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陆续出台,钢铁企业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在环保考核持续高压的态势下,5钢铁企业的生产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达标考验,对环保设备投入和日常运行管理的力度亟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为积极应对愈发严格的环保要求,部分钢铁企业主动进行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快速响应国家超低排放号召,这对于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我国特钢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公司实力雄厚,坚持深耕特钢主业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特殊钢制造企业,具备年产1400多万吨特殊钢材料的生产能力。公司始终坚持把科技作为核心生产力,开展了大量行业前沿课题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项目,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获得了多项国家、行业的科技进步奖励。公司拥有四家专业精品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并拥有铜陵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扬州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两家原材料生产基地,泰富特钢悬架(济南)有限公司、浙江泰富无缝钢管有限公司两大产业链延伸基地,形成了沿海沿江产业链的战略大布局。公司工艺技术和装备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拥有合金钢棒材、特种中厚板材、特种无缝钢管、特冶锻造、合金钢线材、合金钢大圆坯“六大产品群”以及调质材、银亮材、汽车零部件等深加工产品系列,品种规格配套齐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以及欧盟、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高端领域用户的青睐。公司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钢铁摇篮”。自成立伊始,公司始终深耕特钢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整体产销量水平持续扩大,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信特钢将积极优化产能配置、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并推动超低排放改造,从而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响应国家产业政策,保持行业领先地6位并助推特钢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项目实施必要性
(1)项目实施是实现进口替代的战略需要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的升级对我国采购高端特殊钢材料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我国亟需积极发展高端特殊钢材料、快速提升高端特殊钢材料的产能产量规模,以满足国内企业对高端特殊钢材料的强劲需求。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给国内制造业供应链带来新的挑战,制造业下游开始重视培育国内的上游供应链,有利于特钢行业加速掌握核心技术、加快进口替代并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进口替代将成为我国特钢行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必然发展趋势。2020年10月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新材料是“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航空航天、海洋装备、能源、交通和工程机械等国家优先发展产业的基础。随着国家相关战略的深入推进,高温合金、耐蚀合金、特种不锈钢、高强钢等高端特殊钢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趋向高纯洁度、高性能、高稳定性。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重要的高端特殊钢生产研发企业,在高端金属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人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真空炉、自耗炉、电渣炉及其配套设备设施等,有效扩大高温/耐蚀合金、高强钢/超高强钢、高端工模具钢、特种不锈钢即“三高一特”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三高一特”产品比重。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中信特钢解决“卡脖子”材料的问题,从而紧抓高端特殊钢材料进口替代机遇,积极满足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
(2)项目实施是满足我国实施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保持高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与世界工业强国差距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11月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加强重大技术装备整机及核心系统部件、关键材料的供给能力建设,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有利于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工程建设。2019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用好强大国内市场资源,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配套、专业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市场对合金、特钢的旺盛需求,同时对其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举例来说,不锈钢、模具钢要求兼具高洁净度、高均质化和高性能;高档特殊结构钢要求兼具高洁净度和定制化。在此背景下,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进行“三高一特”产品体系优化升级项目可快速提高生产能力、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