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代写节能能评报告 山鹰华中纸年产120万吨工业包装纸扩建项目
(5)我国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带动试验服务需求增长
据头豹研究院统计,2015-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上升至8,3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1%。预计2020-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5%,至2024年市场规模或突破2.4万亿元。根据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2020~2039年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为满足运量增长和替换退役飞机需求,到2039年,中国市场需补充7,576架客机,未来20年中国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8,854架。飞机是将安全性置于首位的精密装备,飞机零部件及整机均需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试验以保证其安全性,巨大的客机数量缺口将持续给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
另外,2021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建设任务准备阶段。2021年与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预计将实施包括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在内的11次发射任务。要保证航空器的安全发射和飞行,开展系统有效的地面可靠性检测是关键,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频繁探索将显著拉升大中型检验检测机构的营收规模。
2、项目建设可行性
(1)国家政策进一步优化检验检测行业的外部环境
检验检测服务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国家、地方政府政府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暨“十四五”规划会议强调,要努力推动到2025年基本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体系,涌现一批规模大、水平高、信誉好、服务广的检验检测集团,形成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中连片发展的特色区域,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给予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更有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环境。《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中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集成电路等10条产业链的卓越提升。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特别是集成电路检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试验设备制造与试验服务深度融合
公司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优秀的技术人才团队,通过试验技术与试验方法的研究,指导试验方案设计,包括大量的特殊夹具设计、有限元分析、方案设计、试验现场实施技术支持等,环试设备几十年的研制技术积累,在构建环境试验平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反之,公司从半导体芯片到整机级产品的全产业链、“一站式”环境可靠性验证与综合服务平台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积累的海量试验数据,牵引和指导制造领域不断研发出能满足客户对新试验方法及试验技术需求、技术先进的试验设备。公司试验设备制造与试验服务的融合既体现在技术上的相互引领,又体现在业务上的互相促进:试验设备的客户基于对公司技术实力的了解和信任,以及其自身实验室规模和试验人才的限制,会由试验设备需求延伸至试验服务需求;而公司的试验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为公司试验服务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配置齐全的试验设备,可以为试验客户提供更科学、有效的试验方案和客观、准确的试验数据,客户在试验服务中基于对公司设备性能及技术实力的了解,亦会将需求延伸至试验设备采购。
(3)公司丰富的技术储备及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
公司秉承以技术引领市场、以创新创造需求的理念,通过对客户环境与可靠性试验需求的深入理解及公司自身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革新,在客户新产品开发阶段即主动介入客户的试验方案设计,并在客户实际产生试验需求时已完成定制化试验设备的制造。公司的研发及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成熟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显著的技术研发优势。公司通过收购上海宜特,踏入集成电路第三方检测服务领域,具备了“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终端产品”全产业链的检测服务能力。上海宜特深耕集成电力检测领域近20年,从IC线路除错及修改起家,逐年拓展了材料分析、失效分析、可靠性验证等新服务,构建了完整的集成电路供应链验证与分析工程服务平台,在集成电路工程验证分析领域积累了大量相关数据与经验,技术储备丰富。集成电路行业融合了电子、物理、化学、材料等多种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上海宜特多名核心技术骨干已在集成电路行业工作20余年,具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全产业链的知识,优秀的人才队伍保障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4)公司客户资源丰富
公司现有数千家优质客户,主要产品或服务在下游客户的应用包含集成电路、航天航空、兵器、汽车及轨道交通、船舶、电子电器等众多领域。集成电路测试方面,公司的客户贯穿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及封装全流程,包括华为海思、大疆、寒武纪、苹果等集成电路设计客户,中芯国际、华虹、华润微等晶圆制造客户以及长电科技、矽品科技等集成电路封装客户。环境试验服务方面,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客户;在汽车和轨道交通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比本公司有限公司等客户;在船舶领域,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客户;在电子电器领域,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的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客户。通过实施实验室网络扩建项目,公司可以加强自身在集成电路测试、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方面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电器等领域对试验服务日渐精密、大型、高端、复杂的需求。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紧抓产业机遇,积极进行市场开拓
本项目的CGFRP及CPFRP产品均属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强度高、耐腐蚀、隔热、介电、容易成型、可循环利用、性价比较高等优良性质,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在民用消费品、汽车、工业设备、建筑、各类基础设施等领域成为传统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的优异替代材料。据QYResearch统计及预测,2018年全球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量为735.2万吨,到2025年,全球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64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航空航天、环保、海工、电工电子、交通、能源、建筑、物联网、畜牧养殖等领域用热塑性、热固性复合材料产品及其高效成型制备工艺和装备”列入了鼓励类名录;工信部颁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列入了关键战略材料名录。下游应用领域的认可及国家政策的战略性支持,使得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健康的发展环境。公司通过本项目紧抓市场机遇与发展契机,利用主营业务积累与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对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中其他细分市场进行积极拓展,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分散经营风险
公司目前主营产品为阳光面料与遮阳成品,通过多年积累,主营业务发展较为成熟、稳定,并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与较强的竞争力,但产品应用领域集中于遮阳市场,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在阳光面料与遮阳成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中美贸易摩擦频发、海外“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单一的业务结构可能对公司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项目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与遮阳面料产品都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及核心技术具有较大共性。公司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业务的经营经验及已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原料配方、关键工艺工序、半成品后续加工的调整,使项目产品强度、耐磨、耐腐蚀等性能更为优异,应用于旅行箱包等民用消费品制造材料,并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盒等高端制造材料的潜在市场,以期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中其他细分市场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同时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及下游应用市场,完善业务结构,提高公司业务经营的抗风险能力。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战略与产业整层的大力支持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中的一类,我国一直以来重视包括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在内的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应用,并从国家战略、产业行业政策等层面对其予以大力支持。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航空航天、环保、海工、电工电子、交通、能源、建筑、物联网、畜牧养殖等领域用热塑性、热固性复合材料产品及其高效成型制备工艺和装备”列入了鼓励类名录;工信部颁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列入了关键战略材料名录;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05》将新材料列入需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章节明确对基础材料、首批次材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与指导,并指出“加强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