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代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清控科创创新基地
2、依托合肥组件基地规模优势,有效降低组件生产成本
根据目前最新的组件环节规模优势分析,组件单环节单体规模超过10-15GW后规模优势将不太明显,但往下成指数级下降,而合肥协鑫集成组件项目充分利用规模优势的临界点,单体规模15GW,获得规模化后最低的成本优势;同时通过选择大尺寸组件设备选型,提高单机年产量,降低组件制造成本和每瓦设备折旧,因此,可以实现单环节制造成本方面比现有主流的组件制造环节加工成本降低48%。与此同时,由于项目选址的优势,可大幅降低组件制造中核心辅材的进项物流成本,配合协鑫合肥组件项目所配套建立的JIT仓储库存管理,可进一步降低组件综合制造成本,相比现阶段行业主流制造基地,综合成本可低65%。
3、市场优势
(1)竞争市场的变化,将会为组件业务创造条件
目前市场进入整合期,一线厂商市场份额扩大,一方面通过外部代工模式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存量组件的利用),另外一方面通过新增产能扩大影响,但规模受到以下因素影响:a)一线厂商仍处在恢复期,自身现金流仍然短缺,融资能力有限;b)组件的账期对新增产能形成限制,资金需求大,扩大规模有限。
(2)市场金融深化对组件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光伏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更多场外资金的进入,光伏市场进入金融深化阶段,融资便利性,更强调产品品牌及品质;权益资金的进入,更注重发电量的保证,对产品的要求将使得二三线组件厂退出市场或沦为代工厂。
(3)进入时机将会使得组件业务具有竞争力
设备投资成本目前已经实现国产化,购买成本处于市场较低水平;自动化大幅提升,人员需求大幅减少;新技术应用,如超大组件、MBB组件及高密度组件的开发更是极大程度减少电站建设成本。
4、基地建设优势
本项目位于合肥肥东县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建设选址具有一定优势。合肥作为备考科教之城,人才供应充足,相比江苏、浙江,劳动力成本可低30%,发达的出港物流-巢湖-长江-洋山/宁波港。另外,合肥拥有国内领先的光伏产业链基础。现有的凤阳、合肥、蚌埠的光伏玻璃供应可为本项目提供原材料保障。
四、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预测的项目营业收入实现情况、发生的成本费用情况,以及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提高的预期,进行项目成本费用及利润的推算分析,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902,619万元,销售利润率11.3%,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4%,投资回收期6.28年。
五、可行性研究结论
1)本项目终端产品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2011年3月27日发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中指出,鼓励发展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为环保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项目,为国家鼓励类产业。
2)项目在合肥肥东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租用厂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该园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发展条件优越。目前环境空气扩散条件较好,环境容量较大,厂址建设条件良好。
3)项目所生产的大尺寸电池组件一半通过自有品牌渠道进行销售,另外一半为代工产品,项目产品销路有保障。效率高,符合市场发展需要。
4)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协鑫集成本公司有限公司的自有电池片厂以及相关长期合作电池厂商,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有力的保证本项目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
5)在项目的实施中考虑对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的要求,有害物质均经处理,初步评估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能确保生产安全。
6)从项目财务评价结果看,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4.00%(税后),均高于机加工生产的基准收益率12%。因此,项目本身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长沙公司代写钢制车轮生产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钢制车轮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钢制车轮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建立起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在多个生产环节中实现了较好的自动化、信息化生产,然而,在前端下料环节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因尚未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难免存在一定数量的原材料未能被高效利用,导致剩余边角料较多。例如,在落圆工序上,目前采取气割圆的方式对卷板进行切割,但由于设备性能及工艺的制约,导致原材料的利用率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不利于公司对原材料成本进行管控。通过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加大在下料环节和焊接环节的投入,购置高端的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大幅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从原料端节约生产成本。与此同时,新设备的投入还可以减少用工人数,降低劳动力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增强公司订单的承接能力
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从事汽车钢制车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的年产销钢制车轮超过900万件,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型汽车生产基地,并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汽车车轮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汽车车轮产品的生产需经过较长且复杂的生产流程,一方面,大量的人工操作存在不稳定性,会造成较高的次品率,不利于制造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另一方面,公司在产品生产线前端的下料环节和焊接环节的生产设备使用年限已超过10年,处于行业落后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产品的交付期造成影响,不能满足公司高效率的生产要求。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纷纷转向自动化、智能化。制造业通过生产流程信息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的升级改造,有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制造企业将能够更加严格管控产品品质,亦能提升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精益化水平。由于下料和焊接生产设备的性能落后,如不能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则会导致订单的流失,公司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不利于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司亟需引进新的、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保障产品品质的稳定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满足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生产要求。通过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在下料环节和焊接环节引进框架式液压机、卧式旋压机、开卷矫平机组、落圆自动化等先进设备,以替代老旧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缩短产品交付期,提升产品的品质,进一步增强订单承接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
2、钢制车轮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可行性
(1)国家及地方政策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战略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实现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目标。文件提出要加快汽车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推动行业的智能化转型。2017年8月,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山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7-2022年)》,文件提出传统制造重点领域到2022年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智能化技术改造,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7%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20%,能源利用率提高13%,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同时,文件强调要围绕汽车等产业规模较大的重点行业领域,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及装备在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支持汽车及零部件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加快冲压生产、涂装、焊接、总装、总成加工等加工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在国家政策层面,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在地方政策层面,山东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扶持和配套政策,推动本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重点转型领域。公司作为一家专门从事汽车钢制车轮的生产制造企业,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于制造业企业转型的相关政策文件。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政策可行性。